查看原文
其他

暖心!疫情之下,宜春扶贫有“通道”

宜春发布 2020-12-09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我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切实抓好扶贫产业发展

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1

“线上走访”

搭起贫困户就业创业“天桥”


2月22日上午,春日暖阳,疫情笼罩下的阴霾正逐渐散去,万载县白水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李三连心里乐开了花。她刚和附近的三保纸业扶贫车间签订了劳务合同,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


当天,和李三连一样,赵叶妹、凌菊香等41名贫困群众足不出村就应聘到了就业岗位。


白水乡地处偏僻山区,7个村有6个是深度贫困村。疫情防控期间,为摸清贫困人口生活状况和有关需求,该乡积极探索干部走访新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发“线上走访”小程序。小程序设置了帮扶干部12项走访内容,包括贫困户生产生活、返岗就业、农产品滞销、与疫区返乡人员接触、身体状况及有关诉求需求等。


“通过‘线上走访’小程序,我们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贫困户信息的快速采集。”该乡党委书记高包林说,通过数据分析,采取有效举措,及时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众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需求。


针对“线上走访”小程序反馈的贫困户务工难问题,该乡主动作为,2月20日组织该县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和本地扶贫车间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行“下乡进村务工招聘会”,当日有41名贫困群众签订了劳务合同。


永新村圳上组贫困户欧阳秋林是位六旬孤寡老人,在帮扶干部的帮扶下,每年酿造谷酒2500斤,增收1万多元,2017年实现脱贫。


“以前都是过年的时候谷酒最好卖,可今年受疫情影响,还有1000多斤没卖出去。”他对帮扶干部卢倩诉苦道。卢倩通过“线上走访”小程序反映欧阳秋林的诉求后,乡扶贫办立即在志愿者协会、机关干部等微信群发布义卖信息,发动社会爱心人士踊跃认购,截至目前订购量达725斤。




2

扶贫干部当“小贩”

解贫困户棘手难题


“老曾,这18000元是转账给你还是拿现金?”2月26日,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驻靖安县罗湾乡楼前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曾青找到该村贫困户曾省红,问买鸡的钱怎么给他。


老曾是罗湾乡楼前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乡党委、政府和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及驻村工作队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下,他沉下心来发展家禽养殖产业,到2019年底,他的鸡存栏2000余只,当年销售净收入近两万元。


(曾省红正在给鸡喂食)


但是,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关闭、饭店歇业、物流停滞,导致存栏的鸡卖不出去,饲料供应不足,曾省红愁眉不展,逐渐起步的养殖产业顿时陷入困境。


(城管扶贫干部朋友圈)


得知曾省红的困难,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扶贫干部们立即同村“两委”商量对策,想方设法为他买来了1600斤饲料,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广泛宣传,组建“吃鸡帮扶群”,发动身边的朋友、城管同事预定买鸡。人多力量大,你一只我两只的,截至2月26日,已经预订500余只,收到预付鸡款18000元。


销售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么大的“订单”,200多公里的路程,疫情期间怎样安全快捷地将鸡运送到订购人手中,这又是一大难题。该怎么办?


扶贫工作队和曾省红、订购人沟通商量后,队长曾青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分管领导汇报后作出决定,所有预售的活鸡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统一宰杀、分别装袋,专门安排一辆皮卡车运输,订购人到预定地点及时取货,避免扎堆。


2月26日,扶贫工作队干部和曾省红等人一起动手,经过紧张的宰杀、清洗、装袋和近4个小时的长途运输,连夜将500余只鸡送到了宜春城区指定地点。直到深夜十一点多钟,随车的扶贫干部们终于将最后一只鸡,顺利发放到订购人的手中。




3

“绿色通道”保扶贫基地丰收 

  

2月25日,在丰城市段潭乡西洲村扶贫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20多名村民戴着口罩正在忙着采摘新鲜茨菇,在这播种的季节喜迎丰收。


西洲村扶贫种植基地有大棚22个,占地50余亩,每年经济收益约50余万元,为贫困户提供长期工作岗位20余个、短期工作岗位40余个。去年基地种有近20亩的茨菇,本想趁春节期间卖个好价钱,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地设置交通卡口,限制车辆进入,农资用品进不来,茨菇出不去,大伙急得团团转。 


该村第一书记龚汉斌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茨菇眼看就要收获了,这要是‘黄’了得多打击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呀!”可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又绝不能马虎大意,于是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电商。可是疫情防控期间货物流通不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期。龚汉斌在深思熟虑后向乡党委打了复工复产的报告。乡党委领导第一时间带人到基地实地了解情况,并请示丰城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后,为扶贫种植基地开启了一条“菜篮子”绿色通道,在做好体温测量和消毒前提下,确保农资车辆“进得来,出得去”。“多亏了这条‘绿色通道’,让茨菇能运出去、原材料能运进来,保障了基地的正常运营。”龚汉斌高兴地说。


目前,该基地聘用了8名贫困户和10名普通群众务工,同时还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和村干部6人积极协助开展生产。基地茨菇总产量可达2万公斤,除去开支和分红,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约5万元。



来源:袁德伦 金一鸣 郭琛钰 记者彭文辉编辑:欧阳娇兰编审:吴娓监制:杨娟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微信号:zhangfang309
大家都在看  还是9点!宜春第二轮第三批口罩预约来了…口罩还要戴多久?听听权威解答福利!宜春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了!从今年1月1日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